成果介绍
-
育人模式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进课程思政为突破口,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
人才培养方法创新:通过多层次赋能的实践支持体系,构建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
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培养全方位的师资队伍,构建师生交互型教学新范式。
本项目坚持理工融合的特色,实施"以人为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具有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富有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流化学人才。
本培养体系历经6年的实践检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国内首次通过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学生培养实现了三个转变:(1)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的转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2)从注重知识获取,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的转变,创新能力加强。(3)从以高校为支撑,向产教研融合的支撑体系的转变,实现协同育人。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新格局
以全国100家党建标杆院系建设为引领,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思政育人体系,提出"1+1+3"的工作模式;建立了第二课堂"专思创"教育模式,打造学科思想文化阵地"爱化学"微信平台。
二、以多层次赋能的实践支持体系为依托,构建多元化育人新模式
重构了育品德、厚基础、强交叉、重创新、提能力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设进阶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经历。拓展跨校和企业资源,建设"四个平台""五阶递进"的多功能实践平台。
通过本硕博连读计划、全英文专业、国际访学等,实现普通班、优秀生班、拔尖班的分层次人才培养。依靠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建设了2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高水平实验室、学术报告、研究课题等提升学术素养,校企合作的化学堂交互式培优、创新创业大赛等强化工程意识,再与微专业并行,学生可自由选择,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推进教学范式改革
科产教融合,形成由院士和企业精英引领、心理成长导师辅助的多元化师资队伍。院士领衔专业导论,科技创新型带头人负责专业和课程建设。
开展项目式教学,设计了10个多学科交叉的探究式学习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融合信息化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实施学业全过程评价,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