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运营管理,Are U ready?—— 空气化工企业参访记 - 华东理工大学
发布者:工程硕士教育项目 时间:2019-06-19 15:58:30
图文 / 2018级MEM1班 朱燕萍
2019年6月12日华理MEM学员们在华理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副主任、MEM项目主任刘显珊老师带队下参访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Air Products空气化工亚洲区生产技术总监、华理EMBA校友张健的带领下,领略了作为工业气体的领先者如何在工业4.0概念下实现卓越运营管理。
SPIDER Center大数据的魅力
首先,在空气化工中国区气体智能运营中心经理马增强的带领下参观了空气化工新建成的SPIDER Center。华丽的大屏幕上,工艺流程图让人感受了科技的魅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实时数据在Aspen软件上震撼了我们;每日生产报告、工厂监控及诊断数据在Air Products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数字平台Process MD上记录着开车以来的生产经营状况。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大数据的年代,大数据的运用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优势不言而喻。而当市场尚在数字化大道上起跑时,Air Products已经利用多年的数据积累,搭建了全球工厂的数字平台,多方位实现数字化集成,并将全球各地的生产状况进行云端管理,共建共享数据。作为管理者,一入控制室,尽掌全球生产百态。同时,在一系列累积的多元数据中,通过算法的编辑及数据的拟合,刨除非关键因素,抽象集合出众多的动态生产模型,在数据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中指导实际的生产经营。我们清晰地看到了Air Products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路上的转型,也看到了数据价值在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问题解决方案中的运用。
技术+商业的力量
在张健总监的介绍下,让我们了解到有着丰富工程师文化的Air Products处处洋溢着独特的人文魅力,3%的员工流失率是许多公司可望不可及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Air Products在技术及管理上更是首屈一指,作为第一家提出on-site概念的企业,在气体生产过程中,纯度要求100ppb的气体,内控实现50ppb,日常则把控在10ppb。公司2017财年的销售额为82亿美元,目前的市值约为350亿美元。2018年年报显示EBITDA息税前利润为40%左右,股价4年内从80元上涨至220元。
张健总监向我们分享了工程师具有商业概念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工作初期一心想从事技术路线,但在成长中发现改变世界需要资金,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商业合二为一的头脑。如:气体的生产,24小时满负荷的生产可以达到生产效率最高,但从经济而言,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利用品牌效应,实现差异化生产及定价,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优质的技术是根本,智慧的商业理念是灵魂,技术+商业的汇聚方能大展企业经营发展的天地。
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
Air Products的优秀让我们叹为观止,但张健总监谦虚的告诉我们,丰田的生产方式及杜邦的风险管理才是行业的优秀典范。Air Products在实际运营中,不仅吸取优质企业的管理理念,也用开放的心态引入新的跨界技术,比如通过bus整合,实现一辆车多点送气,通过内部路程的整合来实现利润的提升。上线驾驶员监控系统,实现对驾驶员身份识别、驾驶员疲劳检测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检测功能,设计不同的报警基质、对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上传云端,以此来提升智能驾驶安全等级,提高车辆行驶安全。
参访最后,张健总监带领华理MEM学员们参观了Air Products亚洲技术研发中心,亲临研发实验室,实地探索空气化工在水处理、食品加工、金属切割焊接机及工业冷冻等方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正如张义贵工程师所说的,气体是工业普及的血液,一个国家用气越多,则工业化水平越高。实验室的参观让我们体会到气体生产在行业生产领域的渗透,感受到气体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命脉作用。
每一期华理MEM的企业参访,都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感受。专心做技术的我们,往往在惯性中,僵化了自己的视野,限制了我们的格局。当踏出自己熟悉的领域,身临其境感受行业中领先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时,固有的思维幕墙倒塌了,呈现眼前是别样的风景。那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讲解,白纸黑字间蕴含的专业知识,就在那一刻凝聚成一幕实景,铺陈在我们眼前。华理MEM项目,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商业与科技,将我们从自我的思维领域引领至桥梁的彼端,看遍小世界之外的精彩。而当世界向我们展现卓越时,我们不禁自问:卓越运营管理,are you ready?
企业介绍
创立于1940年的Air Products,是全球四大气体巨头之一,总部设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2018年位列美国财富500强344位,集团产值约90亿美元。在服务能源、化工、钢铁冶金、电子、机械制造等多元化制造终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于1987年开始投资中国大陆,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首批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跨国性气体公司之一。已设立遍布全国各地140多个生产设施和70多家公司,建成了十几套超大型空分装置,拥有2700名员工,在华南、华东、华西和华北建立了稳固的地位,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低温设备制造中心。